仙居雞是中國優良卵用雞品種,原產浙江仙居、臨海等地,故稱仙居雞。體型雖小,但很結實。單冠,頸部細長,背部平直,尾羽高翹,羽毛緊密。公雞羽毛黃色或紅色,體重約1.5公斤,母雞羽毛多為黃色,少有黑色或花色的,體重約1公斤。年產卵量與來航雞近似,約有188~211個,卵殼黃棕色,每個卵約重41~46克。仙居雞的性情活潑,覓食能力極強。2006年12月,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仙居雞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。仙居雞歷史悠久,屬我國著名地方優良品種,位列國家農業部權威典籍《中國家禽品種志》地方品種名錄首位,享有“中華第一雞”的美譽。
該雞已有300多年的飼養歷史。對仙居雞的體重、體尺及公雞肉品質與屠宰性能進行測定,并對所涉及參數進行了相關性分析.結果表明:仙居雞平均體斜長、龍骨長、髖寬、脛長、脛圍分別為14.05cm、10.4cm、8.85cm、7.15cm、3.1cm;仙居公雞的屠宰率達90.97%,半凈膛率為80.16%,全凈膛率為63.27%,胸肌率7.7%,腿肌率14.2%;肉質參數(pH值、透光度、失水率、嫩度)中僅嫩度與pH值、透光度、龍骨長、脛長有中度相關;屠宰性能(體重、屠體重、半凈膛重、全凈膛重、胸肌及腿肌重)的各項指標間高度相關;龍骨長、脛長有中度相關;體尺指標(體斜長、龍骨長、髖寬、脛長、脛圍)的相關系數為0.424~0.885.
由于仙居雞歷來飼養粗放,主要靠放養,在野外覓食,致使在雛雞培育階段就得不到足夠的營養,生長受到影響。但長期在丘陵地區放牧,追捕昆蟲野食,運動量大,鍛煉了機體,也促使仙居雞的體質健壯結實,并具有適應性強的特點。同時,當地農民以養雞為主要副業之一,習慣選留體型小、產蛋多、補料較少的雞作種。據1976年調查,仙居縣開設孵坊已有2百多年歷史,曾多達43家。由于長期采用人工孵化,養雞戶就勢必淘汰就巢的母雞,這也使仙居雞逐漸削弱了就巢性。仙居雞就是在這種生態條件和人為選擇下,經過勞動人民的世代選育,使小型高產的特性逐步形成和固定下來。仙居雞全身羽毛緊密貼體,外型結構緊湊,體態勻稱,頭昂胸挺,尾羽高翹,背平直,骨胳纖細,反應敏捷,易受驚嚇,善飛躍,具有蛋用雞的體型和神經類型的特點。
種雞
成年體重( 22 周齡):公雞:1600-1800g,母雞:1250-1400g;
開產日齡:130-150 日齡。
開產體重:1150-1200g 。
蛋重:42-46g 。
仙居雞
500日齡產蛋數:180-200 枚。
公母配比: 1:12-15 。
受精率:籠養 88-91% 。
受精蛋孵化率:90-93% 。
適應性廣、抗病力強、易管理,群體整齊,商品性好;
骨細皮薄、肉滑細嫩,皮下脂肪適中,肉質鮮美、雞味濃、口感好,風味獨特,蛋白質含量高,氨基酸種類多且較平衡,適于多種烹調及加工;
商品雞:90日齡公雞體重 1300g,120日齡母雞 1200g ;
飼料轉化比 3.30:1 ;
屠宰率:88.5% ;
全凈膛率:65%,腿肌率:25.0% ,胸肌率:18.8% 。
產肉性能
生長速度:仙居雞生長速度中等、但個體小,又屬早熟品種,故180日齡時,公雞體重為 1256g,母雞體重為953g,接近成年雞的體重。
屠宰率:仙居雞雖屬蛋用型的地方雞種,產肉性能非其所長,但其屠宰率、肉質、肉味仍是較好的。
產蛋性能
開產日齡:一般農家飼養的母雞開產日齡約180d,但在飼養場及農家飼養條件較好的情況下,約150日齡開產,甚至有更早者。因此,仙居雞是較早熟的地方雞種,但過早開產往往蛋重較輕。
產蛋量:在一般飼養管理條件下,年產蛋量為160-180個,高者可達200個以上。
蛋的品質:仙居雞平均蛋重為42g左右。殼色以淺褐色為主。蛋形指數為1.36。
蛋的組成:蛋白占55.11%,蛋黃占33.7%,蛋殼占11.19%。
蛋的營養成分:水分為72.93%,粗蛋白質為14.24%,粗脂肪為11.78%,灰分為1.05%,每百克全蛋的總熱量為196.86J。
繁殖性能
繁殖力:因體小而靈活,配種能力較強,可按公母1:16-20配種。據對入孵17180個種蛋的測定,受精率為94.3%,受精蛋孵化率為83.5%。
就巢性:就巢性較弱。一般就巢母雞占雞群10-20%之間,多發生在4-5月份;
成活率:育雛率較高,一月齡育雛成活率為96.5%。
飼養特性
仙居雞體型緊湊、勻稱,小巧玲瓏,活潑好動,適應性廣,抗病力強,特別適合放牧飼養。完全采用在山林,田間放牧飼養,采食大量的活蟲、嫩草,雜草種子,菜籽等,其肉質鮮美、細嫩,味香。肌肉中含有大量的風味物質,高揮發性風味成分比 AA 肉雞高 12.67 倍,同時蛋白質含量高,氨基酸種類多,且平衡,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,非常適合各種烹調加工,是日常保健的理想食品。